|
教育資訊
當一聽到“德國制造”時,大家都會覺得質量一定好。德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產品從汽車到螺絲刀都很有名。這其中的原因除了他們注重標準化外,還包括德國重視職業教育。 德國職業教育現狀 在德國,他們認為學習就是為了以后就業。所以,他們的學生會經過兩次分流:第一次是在升初中時,大部分學生就確定好了以后是就業或者繼續學習。第二次是在升高中時,確定走職業教育還是上大學,根據學生的興趣、學業情況和家長、學生的意愿決定。其中的結果是一半多的學生繼續職業教育,其中不乏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 學生在進行職業教育時,會有一部分時間在職業學校學習,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企業實習。德國政府還規定除了特殊的工廠外,所有企業必須提供各種實習崗位。正是由于這種制度,使得這些學生能夠快速就業。而且,德國的高級技工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的工資待遇可能會超過大學教授和醫生。 我國職業教育現狀 近年來,我國也開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的政策。例如: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一比一的分流比例;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還有今年高考成績出來后,嚴禁宣傳、炒作高分生和高考生升學率。足以看出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決心。 而且近日,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0年-2025年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新材料等)的人才缺口將由1900萬擴升至3000萬人。并且教育部開展與德國等歐洲職業教育模式先進國家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實施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遴選試點院校,按照“雙元制”模式要求中德聯合開發和實施適應我國國情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 感悟 由此看來,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國缺少專業的高級技術人才。只要真正有技術,收入就不會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樣的地位,中職與普通高中具有同樣的學歷,上中職并不意味著就低人一等,只是提前選擇了人生的發展方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