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資訊
“雙減政策”發布:國家將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很多家長可能已經被這條消息刷屏,雖然關于“減負”的話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了,可這一政策的落地,顯然跟以往的干預力度有根本的差別。 一時間各大媒體和教育行業相關人士,也將目光投向了這個話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解讀。討論最多的問題,莫過于校外培訓機構的未來。 教培機構被圍堵,這次“反內卷”要動真格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有關“雙減政策”的內容當中,有哪些亮點。 1. 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也不允許已存在的此類機構上市融資。也就是,以提高考試成績為目標的校外補習機構,將僅限于現存企業。這一規定將入行標準直接“鎖死”,教培機構想再發展壯大成了不可能。這對打擊教培行業資本化有直接的作用。 2. 校外機構不得占用節假日和寒暑假進行學科類培訓。假期是很多家長眼中,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因此每逢寒暑假,校外補習、超前學習的現象就非常普遍。 這剛好也是教育集團盈利的大好時機,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報全科課程的學生也不少。這一明文規定,等于砍去了校外機構相當一部分利益。 除此之外,政策還規定培訓結束時間需要在21點前結束、禁止超前培訓、禁止提供境外課程等內容,可以說是在多方面圍堵校外培訓了。 我們知道,國內學生的“內卷”程度已經非常高,校外補課的“功勞”不可忽視。這次的整頓力度可謂空前,很多專業人士認為,教育改革方面,國家動真格了。 教育變革正在指向同一個方向 關注教育領域的朋友可能不難發現,在這一兩年之內,國家對教育做出了頻繁的干預。我們先來回憶一下比較重要的變化。 學區劃片政策,給學區房降溫 學區房在手等于拿到重點小學和初中的通行證。在很多城市,學區房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鏈。明明是老舊小區,卻能炒到天價。家長為了能讓學生不輸在起跑線,可謂用心良苦。 然而這種現象并不利于教育公平,為了打擊學區房炒作,已經有試點城市進行學區劃片或搖號等政策,買到房子也可能被隨機分到普通的學校。 中考5:5分流,更多比例的學生走進職高 中考是學生們第一次面臨真正的分層。大部分地區,普高與職高學生比例在6:4以上。但中考按照50%升入普高這一政策,顯然是提高了學生進入職業高中的比率。 而同時,就業市場中的情況則是,大學生就業難度增加,但技工行業又存在很大缺口,社會非常需要技能型人才。 所以無論是抑制校外補習、打擊學區房炒作,還是改變中考普職比例,這些變革都在引導學生減少對考試和升學的過度執著,并開始接受另一種教育形式:職業教育。 學科培訓“過氣”了,下一個賽道會是職業教育嗎 早在“雙減”落地之前,一些嗅覺敏銳的教培從業者就開始為自己謀劃出路了,如今行業內更是刮起了一陣離職風潮,特別是剛入行的新人,被父母催著改行。 就在各大學科教育集團股市大跌的情況下,職業教育領域卻出現了融資的熱潮。同時我們也發現,國家正在著手提高職業高中和高職類大學的水平。 例如已經有一些本科院校成為高職教育試點單位,有自媒體評論人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職業教育的水準和地位,使更多的人接受和認可職業教育。 在未來,或許國內教育會和新加坡教育有某些相似之處。雖然中考、高考時進入重點學校的比例縮減了,進入普通學校以及職業學校的學生更多了,但人們不會再那么焦慮。 因為職業類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水平,可能將得到很大提升,學生真正可以學習到實用的技能,為實現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家長們對技校和高職院校,也不會是現在的態度;蛟S到時候,普通學生的賽道反而成了職業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