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ysu2s"><strong id="ysu2s"></strong></menu>
  • <input id="ysu2s"></input>
  • <menu id="ysu2s"></menu>
  • 首頁 >> 培訓學校 >>培訓學校 >>培訓信息 >> 關于開展《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培訓及考核的通知
    详细内容

    關于開展《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培訓及考核的通知

    文章內容

    關于開展《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培訓及考核的通知

     

    2021年02月0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2021年5月17日,關于發布《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的公告,公告指出:一、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二、《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施行。

    2021年2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組織召開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視頻研討會,研究“十四五”工業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推動編制工業低碳行動方案。鋼鐵、建材、水泥、石油和化工、有色金屬、造紙、汽車等重點行業協會,以及冶金工業規劃院、社科院、賽迪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代表參加。各行業代表圍繞產業結構、重點產品市場需求及進出口、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推廣、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提出了達峰路線圖、達峰時間預測以及相應技術路徑和政策措施建議等。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的指導下,開展的碳排放管理技術職業能力崗位培訓及考核工作正式開啟,經考核合格者,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頒發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證書。

    一、培訓目標

    (1)系統了解碳排放相關理論知識,了解應對溫室氣體變化行動及碳排放權交易的相關內容;

    (2)能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能編制溫室氣體量化報告; 

    (3)掌握碳排放核查規范,能勝任對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的工作;

    (4)學習碳排放權交易的理論知識,以及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的進程; 

    (5)熟悉當前國內碳排放相關政策法規,能初步制定碳管理策略,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咨詢服務。

    二、培訓對象

    1、環評、環境監測、檢測、咨詢、運維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2、 2013-2018任一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發電行業/自備電廠碳排放管理人員;

    3、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納入碳排放管控行業相關單位能源管理人員;

    4、各相關交易所從事碳交易綜合業務、自營業務以及經紀服務類業務的會員單位從業人員;

    5、從事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核查的咨詢服務機構、第三方審核機構、節能服務公司相關人員;

    6、國家低碳試點省市、園區、社區及政府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管理人員;

    7、各生產性排污企業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8、環境科研機構、院校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9、各級環境部門相關工作人員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10、環保設備生產廠家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11、其他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員。

    三、培訓大綱

    模塊一:碳排放基礎知識及碳減排背景

    (1)溫室氣體的影響

    (2)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3)碳排放術語及解讀

    (4)碳排放量化、報告與核查流程

    (5)碳排放權交易概述

    模塊二:碳排放權交易要點解讀

    (1)碳排放權交易背景及意義

    (2)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進程

    (3)碳排放權交易流程

    模塊三: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現狀

    (1)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政策法規解讀

    (2)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

    (3)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項目(CCER)開發

    (4)我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和結算概述

    (5)碳減排政策及措施

    四、等級考核和報考條件

    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培訓及考核共劃分為3個級別:初級、中級、高級。

    1、初級:

    (1)、從事相關領域工作年限滿3年;

    (2)、高中及以上學歷,從事相關領域工作年限2年以上;

    (3)、專及以上學歷,從事相關領域工作年限1年以上;

    (4)、在校大學生、相關職業院校學生;

    (5)、取得其他初級職業或技能證書、職稱證書等。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2、中級:

    (1)、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3年;

    (2)、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2年;

    (3)、本科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1年;

    (4)、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取得其他專業;

    (5)、具有環境工程與科學、能源等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

    (6)、取得初級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證書,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一年;

    (7)、取得其他中級職業或技能證書、職稱證書等。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3、高級:

    (1)、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4年;

    (2)、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3年;

    (3)、本科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2年;

    (4)、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2年;

    (5)、具有環境工程與科學、能源等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一年;

    (6)、取得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證書,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一年;

    (7)、取得其他高級職業或技能證書、職稱證書等滿一年。

    (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

    五、考核時間

    考核時間為每年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第三周周六。

    級別

    考試時間

    初級

    9:00-11:00(120分鐘)

    中級

    9:00-11:00(120分鐘)

    高級

    9:00-11:00(120分鐘)

     

    六、考核安排

    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考核采取線上考核形式,線上考核試卷類型為綜合試卷類型,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簡答題組成,線上考核試卷分值為100分,60分為及格。

    七、報名資料

    報名材料:報名審核表、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學歷證復印件、寸免冠底彩色電子版照片、工作證明及其他可滿足報名條件的相關證明材料。

    八、指導單位

    指導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

    附件:證書樣本

    《雙碳(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能力人員》報名審核表

    姓    名


    性    別


    2

    證件照

    身份證號  


    畢業院校  


    專    業  


    學    歷  


    學    位  


    工作單位


    現任職務  


    手    機 


    郵    箱


    申報類別

    碳排放管理技術

    碳資產管理應用

    碳交易管理咨詢

    碳監測管理技術

    現有證書情況

    請填寫:                                            

    承諾書

     

    本人鄭重承諾:本人已經符合本考試報名條件,填報和提交的所有信息均真實、準確、完整、有效,愿意承擔不實承諾的相關責任,并接受相應處理。

     

                                      本人簽名:

     

    以下請附滿足報名條件的相關證明材料。

    表下載


    2022bmpc.jpg搜狗高速瀏覽器截圖20230317194844_副本.png

    城市选择

    澳門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臺灣省:
    江西省:
    青海省:
    甘肅省:
    陜西省:
    山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貴州省:
    云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福建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蘇省:
    山東省:
    河北省: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重慶:
    天津:
    上海:
    北京:
    客服中心
    在線-微信客服掃一掃不用添加好友,你好:歡迎了解
    技术支持: 淘福 | 管理登录
    seo seo